在诫勉的实务运用中,,,,,需注意采用何种诫勉方式、确定诫勉方式后怎样执行、诫勉对于被诫勉人员有哪些影响以及不服诫勉决定如何救济等问题。。。。。。。。
诫勉谈话与书面诫勉的适用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根据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监督对象的主体身份、行为的性质后果等因素,,,,,确定采取诫勉谈话还是书面诫勉方式,,,,,特别是在提出处置意见时应当明确诫勉方式,,,,,防止适用的随意性。。。。。。。。
一是根据规定确定诫勉方式。。。。。。。。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日常监督,,,,,发现党员干部轻微违纪问题,,,,,若根据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五条、第三十条进行诫勉,,,,,应适用“诫勉谈话”,,,,,而不是“书面诫勉”。。。。。。。。
二是结合执行方式具体适用。。。。。。。。关于到底采取谈话还是书面方式诫勉的具体情形,,,,,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根据《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规定,,,,,诫勉谈话与书面诫勉主要区别在于,,,,,书面诫勉应当向被诫勉人员发送诫勉文书,,,,,在诫勉文书中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同时告知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根据本省相关工作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提出诫勉的处理意见经审批后,,,,,无论是诫勉谈话还是书面诫勉,,,,,均应当制作《诫勉决定书》,,,,,送达被诫勉人员。。。。。。。。《诫勉决定书》、免予党纪(政务)处分决定,,,,,应当抄送被诫勉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有关组织部门。。。。。。。。今年4月,,,,,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进一步规范文书模板,,,,,取消适用《书面诫勉告知书》《诫勉谈话通知书》文书,,,,,由纪检监察机关承办部门通过适当方式告知被诫勉人员作出书面检查或者接受谈话等内容。。。。。。。。如此,,,,,在我省的实践中诫勉谈话与书面诫勉的唯一区别在于是否通过“谈话”进行诫勉。。。。。。。。
三是实践做法。。。。。。。。实践中,,,,,我们多数采用了诫勉谈话方式,,,,,主要是因为相对于书面诫勉,,,,,诫勉谈话更能体现“诫”的严肃和“勉”的温度,,,,,通过诫勉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改进,,,,,更能彰显出组织的教育和关怀。。。。。。。。自2019年以来,,,,,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十九条,,,,,对免予党纪处分后予以诫勉的,,,,,全部采取诫勉谈话方式。。。。。。。。采取书面诫勉方式的主要情形有:一是提出处理意见前已通过谈话了解问题,,,,,事实基本清楚,,,,,本人认错态度较好的;;;;;;二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典型案件或问责案件,,,,,同时采取书面诫勉与通报方式处理的;;;;;;三是拟处理人员所在地路途遥远,,,,,书面诫勉有利于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
诫勉的执行
根据党内法规规定和黑龙江省工作要求,,,,,进行诫勉谈话的,,,,,应当根据被诫勉人员的职务层次和具体岗位确定谈话人员,,,,,在条件适宜的场所进行谈话。。。。。。。。诫勉谈话时,,,,,应当向被诫勉人员出示《诫勉决定书》,,,,,说明存在的问题,,,,,听取其对有关问题认识,,,,,告知被诫勉人员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应当制作诫勉谈话笔录,,,,,向被诫勉人员核对后由其签字。。。。。。。。诫勉谈话可以商请被诫勉人员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实施,,,,,承办部门制作《关于请对××同志诫勉谈话的函》与诫勉谈话的处理意见一并报送审批后执行。。。。。。。。
进行书面诫勉的,,,,,《诫勉决定书》送达被诫勉人员,,,,,同时抄送所在单位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有关组织部门。。。。。。。。
承办部门应当告知被诫勉人员作出书面检查,,,,,经所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送承办部门。。。。。。。。诫勉影响期满后,,,,,承办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考察了解整改情况。。。。。。。。
诫勉的影响期及对被诫勉人员的影响
根据《实施细则》第十九条,,,,,“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各类先进的资格,,,,,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第六条,,,,,“受到诫勉处理的,,,,,半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诫勉的影响期为六个月(半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第二十一条也规定,,,,,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不得晋升职级。。。。。。。。这些党内法规,,,,,进一步明确了诫勉对于被诫勉人员的影响内容。。。。。。。。据此,,,,,纪检监察机关作出诫勉决定,,,,,应当抄送被诫勉人员所在单位和有关组织部门,,,,,由有关单位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或公务员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执行六个月的影响期。。。。。。。。
关于诫勉影响期的起算时间,,,,,无论是诫勉谈话还是书面诫勉,,,,,应当以诫勉的处理意见按照管理权限最终审批之日起计算,,,,,而不是实际执行的日期或者其他日期。。。。。。。。关于被诫勉人员在诫勉影响期内,,,,,因其他违纪违法行为又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影响期如何执行的问题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相应规定。。。。。。。。我们研究认为,,,,,诫勉对于被诫勉人员的影响与党纪政务处分对于被处分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党纪政务处分的影响期涉及处分决定执行后在影响期内被处分人的年度考核、职务以及工资级别晋升等内容,,,,,诫勉影响期仅涉及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和评优评先等内容,,,,,所以不能随意扩大或延长党纪政务处分对于被处分人的影响期,,,,,即不能将二者简单相加后执行。。。。。。。。对此问题的处理,,,,,建议参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第六条,,,,,“领导干部因违反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的,,,,,其影响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受到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的原则,,,,,党纪政务处分影响期吸收诫勉影响期,,,,,对于诫勉未执行完的影响期不再执行,,,,,仅执行新的党纪政务处分影响期即可。。。。。。。。
对诫勉决定不服的申诉
根据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十八条,,,,,“党员有党内申诉权,,,,,对于党组织给予本人的处理、处分或者作出的鉴定、审查结论不服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逐级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申诉”,,,,,第三十五条,,,,,“处理、处分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应当同本人见面。。。。。。。。处理、处分的决定应当向本人宣布,,,,,并写明党员的申诉权以及受理申诉的组织等内容”,,,,,对于纪检机关作出的诫勉决定,,,,,被诫勉人员申诉的,,,,,纪检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根据监察法第四十九条,,,,,“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对于监察机关作出的诫勉决定,,,,,被诫勉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限内申请复审,,,,,监察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法规室)